“云合同”主宰庭审现场,成国内其中一个被法院认可的电子合同平台

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?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谜团,毕竟电子合同与传统纸质合同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。然而形式并不能阻挡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,我国的《合同法》明确表示:对数据电文合同应给予书面合同的地位,无论意思表示方式是采用电子的、光学的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新方式,一旦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,就应等同于法律上的“书面合同”文件,承认其法律效力。

电子合同.jpg
2016年5月18日,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特殊的知识产权纠纷案,便是对电子合同所具备法律效力的最大肯定。

2016年初,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文简称“甲方”)与某软件开发公司(下文简称“乙方”)达成手机APP软件开发的合作意向。由于甲方负责人出差在外,难以及时签约,经双方协商,选择在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——“云合同”上进行异地在线签约。
2016年2月19日,经确认无误后,双方正式使用“云合同”签署了《APP开发合同》。签约后,乙方按合同签署的内容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。甲方由于公司内部决策问题,单方面毁约,取消与乙方的合作,并以“电子合同没有面对面签署,不具备法律效力”等理由,拒不按合同条款对乙方进行相应的违约赔偿,乙方由此将甲方告上法院。

电子签名.jpg
由于签约已经生效,故而可以通过《电子签名法》对整起事件的发展进行推测。我们发现第十四条明确指出: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。由此可见,《合同法》、《电子签名法》的规定,实际上赋予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,并且从立法上赋予了电子合同应有的法律地位。

在庭审当天,拱墅区人民法院认为“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,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、承诺方式。本案中,原、被告双方通过电子方式在《APP开发合同》上签字,加盖双方公司云合同专用章,可以认定合同内容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,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,对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“。
因此,被告(即甲方)应按合同相应条款,履行对原告(即乙方)的赔偿条款。虽然被告不服判决并提起上诉,但在2016年7月5日由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再次进行审理作出终审裁定后,被告方仍被维持原判。
随着判决书的生效,这起全国首例由电子合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也落下了帷幕。本案中,法院等司法机构毫无悬念地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权利。这进一步证明,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与约束力。

电子签章.jpg
在本案中,“云合同”作为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,对案件的审判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可见“云合同”相较于传统合同,虽然取消了纸质载体,改用了电子媒介传达合同条款,但这种合同模式的法律效力丝毫没有被削弱,它依然能够代表企业和个人达到合约目的。

在证明了签约主体有效性的同时,“云合同”的其他优势也得到了极好的呈现。它能够在合同各方之间构建快速连接桥梁,合作方能够通过“云合同”系统迅速达成合同意愿共识,统一意见之后立即付诸签署。平台在线专业律师团队还能为“云合同”用户提供专业的合同拟定、评估、审核服务,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规定,有效约束各方权利义务。“云合同”的出现,或将彻底改变传统产业的业务流程模式,带来众多新经济影响因素。

电子印章.jpg
同时,“云合同”还紧密契合互联网“云”概念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在线生成、电子签署、履行监管的合同一站式服务,倾力打造完整的合同生态链。而其所附属的浙江律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4年5月,注册资金5000万元,位于中国的硅谷——杭州未来科技城。2016年1月16日,获政府产业基金A轮投资 1000万元人民币,市场估值已超亿元,前景一片大好。

可以预见,致力于合同生态圈的丰富与完善的“云合同”,将在未来为客户打造一个高效、便捷、安全、优质的合同一站式服务平台,着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,让天下没有难签的合同,让人人都请得起律师!